![]() |
![]() |
|
本站被浏览页次统计: 13540040 |
||
军队文化工作教学 概述 歌咏的组织 假日活动的组织 晚会的组织 竞赛的组织 网络活动的组织 | ||
军官文化修养教学 诗以言志 歌以抒情 论以道义 文以表意 数以达技 美以展才 教学小结 |
(一)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文化工作,历来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队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军队文化工作始终伴随着军队政治工作的发展而前进。 1.随政治工作的创建而形成红军时期,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创建时期,也是军队文化工作的形成时期。 1927年9月,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明确规定:连以上要建立士兵委员会,其任务之一是组织基层部队的文化娱乐活动。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他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对红军文化工作又作了许多具体规定,如建立俱乐部,编印革命歌谣、故事、壁报,开展游艺、音乐、戏剧、足球、武术等文化活动。 1930年,红军颁布《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其中专门制定了《中国工农红军俱乐部列宁室工作暂行条例》。之后,在军队历次政治工作条例中,都有关于文化工作的规定和要求。 红军时期,军队各部队大多有宣传队和剧社。他们通过演出、口头宣传、战场鼓动、行军鼓动、写标语、画壁画等活动,鼓舞、教育红军官兵和人民群众,瓦解敌军。 这一时期,部队的戏剧活动和歌咏活动尤为活跃。军队的许多领导同志都曾经亲自登台演戏,亲自指挥部队唱歌。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带头参加文化活动,使部队文化工作十分活跃。虽然当时我军物质生活比不上白军,但文化生活方面却有一定的优势。军队文化工作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为凝聚军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随政治工作的成熟而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军队政治工作成熟时期。在这一时期,军队文化工作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军队文化工作发展的一个高峰。 抗日战争开始后,我军大量吸收了从敌占区和大后方来的文艺家,从上到下形成了尊重文艺人才的优良传统。我军的文艺家们,不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创作各种反映我军基层部队生活的文艺作品,而且还有不少文艺家直接到部队基层担任领导职务,为军队文化工作的发展贡献才智,培训了大量的业余文艺骨干,使我军形成了一支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浩浩荡荡的文化工作队伍。许多著名的文艺家就是在这一时期培养出来的。 这一时期,军队文化工作还形成了深入基层、为士兵服务的优良传统。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无产阶级文艺的根本原则,为革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军队文化工作在毛泽东文艺路线指引下,扎根部队基层,搞得生气勃勃,从中诞生的许多文艺作品,经我军官兵传播,被推向全国,成为我国现代文艺史上的名作。 3.随政治工作的前进而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军队文化工作随着军队政治工作的前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和平建设年代,许多部队组建了正规的基层俱乐部,使俱乐部建设走上了正规化的方向。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我军进行的几次业余文艺会演、调演,基层官兵的业余演出队、演唱组表现出了比较高的艺术水平,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基层官兵组织的巡回演出,在全国各地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和干扰,军队政治工作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军队文化工作的许多优良传统也遭到了破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军队政治工作经过拨乱反正,肃清极“左”影响,又一步步健康发展,不仅使军队文化工作的老传统得到了恢复和发扬,军队文化工作还形成了思想性同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结合,寓教于乐,通过美育来巩固提高战斗力等新的特色。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军队文化工作成为军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军队文化工作,同军队的文化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搞好军队基层文化工作,丰富基层官兵的文化生活,是基层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军队文化工作同思想建设也有密切的联系。开展军队文化工作,能在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培养“四有”军人,不仅能使官兵消除疲劳、恢复精力,而且能使官兵陶冶性情、振奋精神。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是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侵蚀的有力措施,是占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积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