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站被浏览页次统计: 13536441 |
||
军队文化工作教学 概述 歌咏的组织 假日活动的组织 晚会的组织 竞赛的组织 网络活动的组织 | ||
军官文化修养教学 诗以言志 歌以抒情 论以道义 文以表意 数以达技 美以展才 教学小结 |
(四)对纪律的养成作用有纪律,是对官兵的第四条要求。公民需有纪律,军人更需有纪律。人民军队的纪律,是铁的纪律;执行纪律,是不能感情用事的。但纪律意识的养成,却是可以同艺术发生密切联系的。在基层官兵纪律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文化工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用文艺记熟纪律内容要做到有纪律,首先要在脑子中记熟纪律的内容。 人的纪律意识,同人对纪律内容的记忆程度是成正比例的。部队基层培养纪律意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让官兵人人都记熟军队纪律有那些具体的内容。 在帮助基层官兵背诵纪律内容的过程中,文艺方式有着一种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军在建军之初,就曾经使用歌咏方式,让革命军人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从红军时期一直唱到今天,对强化军队的纪律意识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传唱,不仅军队的官兵记住了我军的这些重要纪律,而且全国人民也都知道军队纪律的内容。这样的纪律教育方式,有力地强化了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意识。 近年,在地方出现了一部分干部违反纪律的腐败现象。而在相同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官兵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遵守依然做得非常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传唱,全国军民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记得很熟悉,大家对解放军执行这些纪律的情况自然也非常注意。人人都知道这些纪律是不可违反的;如果违反了,是一定要受违纪处理的。如果地方老百姓对地方干部队伍必须遵循哪些纪律如对解放军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样熟悉,如果老百姓对干部队伍必须执行纪律的记忆,能像对解放军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样清楚,干部队伍的遵纪守法状况一定也会像解放军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样好。 多年以来,军队官兵运用顺口溜、歌咏、快板说唱、橱窗专栏、标语横幅等多种文化工作手段,宣传部队各种各样的条令、条例、准则、规则、规定,有力地强化了人们对部队纪律的记忆,促进了官兵的纪律意识。 近年,我军又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学习《军人道德规范》活动。在活动中,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把我军官兵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和原则写成了《道德组歌》,通过对《道德组歌》的演唱,进一步加深了官兵对军人道德规范的记忆程度。 文化工作对纪律的宣传,有着直接的、反复的、自然的记忆作用,这种直接的记忆作用,是值得重视的。 2.用审美培养纪律美感我军官兵遵守纪律是有觉悟的,是自觉的。这种觉悟和自觉,不仅来自对纪律本质的科学认识,而且来自对遵守纪律的美好感受。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感受,不仅是理性认识飞跃的准备,而且感受具有实证的作用,是一个人确立某一种理性认识的最重要的基础。 纪律教育,不仅要告诉官兵纪律有哪些条条杠杠,更重要的是要让官兵自己体会遵守纪律所带来的美好感受。 军队文化艺术活动,通过对部队纪律的艺术表现,可以让人们感受到部队纪律的美好。 通过电影、电视、摄影、绘画、音乐、散文、诗歌朗诵、戏剧小品等各种各样的文艺作品,可以表现威严的仪表、整齐的队列、雄壮的歌声、整洁的内务、严格的作息……这一切都能引起人们的赞美、羡慕,进而激励人们去追求这种美好。 审美,需要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军队文化工作用艺术的方式,把军队的纪律通过一定的审美距离,表现在人们的面前,使人们感受到纪律的美好。 一个美的感受,往往能影响一个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甚至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追求。很多青年人追求军人的职业,并不是不知道军人生活的艰苦、军队纪律的严格。他们追求军人职业,就是带着对这一职业的特殊审美而来到部队的,以军为荣,以苦为乐。 中国古代把教育效果分为“知之”、“好之”、“乐之”三种境界,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通过文化工作,不仅让官兵知道什么是纪律,还让他们树立“以遵守纪律为乐”的观念,这是对官兵实现“有纪律”的重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