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站被浏览页次统计: 13535615 |
||
军队文化工作教学 概述 歌咏的组织 假日活动的组织 晚会的组织 竞赛的组织 网络活动的组织 | ||
军官文化修养教学 诗以言志 歌以抒情 论以道义 文以表意 数以达技 美以展才 教学小结 |
(一)对理想的引导作用有理想,是对官兵的第一条要求。 理想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之物。一个人有没有理想,是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的。理想的培养,是有规律可寻的。理想的培养可分为产生、发展、确立三个阶段,具体分析这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工作对基层官兵理想培养所起的作用。 1.情感引发思想火花理想刚产生的阶段还不能称为理想,一般称为动机、想法、念头、思想火花、一闪念,等等。 人在一天之中可以产生很多个动机、很多个思想的火花。 那么,是什么在推动人的思想火花的不断产生?心理学研究通过对人大量心理现象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情感,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情感,引发各种思想火花的产生。人的短暂的情感,在心理学中叫做情绪。人的情绪,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喜、怒、哀、乐、思、悲、恐,是人情绪的七种基本表现。任何一种情绪,保持一段时间后就会有所变化。情绪的变化,就会对人的思想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在情绪的具体引发下,人的思想也处于不停的具体变化之中。 军队基层文化工作,通过文化活动的实践,能积极地引发官兵的具体情绪。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同科学或理论方式对人的影响不同。科学强调“以理服人”,而文化活动强调“以情动人”。 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解剖学的人物模型制作很仔细,植物学的花卉图也画得很逼真,但由于这些形象没有情感的特征,人们并不会把它们当作艺术品来看。人们在接触这些形象时,运用的是理智,而不是情感。 部队基层文化工作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直接引发官兵情感。文化活动能具体地影响官兵情绪。比如说文化活动给军营带来了“欢歌笑语”,这“欢歌笑语”,说的就是文化活动对人的情绪的具体影响。在阅读小说或诗歌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引起各种激愤的情绪;在观看喜剧时,人们常常会哈哈大笑;在观看悲剧时,人们常常会泪流满面……这些都说明,文化工作具有影响官兵情绪的具体作用。 正是情绪的变化,给官兵的心理活动带来了新的动力,使各种情绪得以扩散,使官兵受到集体生活心境的感染,使它们情绪勃发、激动,从而推动官兵的心理活动,使官兵产生种种新的思想火花。 2.兴趣导引深入思考思想中有了一个积极的闪念,一个短促的动机,这并不等于就建立了理想。人在一天中会产生多个思想火花,但人在几年中也未必形成一个理想。从思想火花到理想形成,中间有一个思想运动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称作“不断思考过程”,也可以称作思想发展过程。 由于心理活动的个体性和复杂性,每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都不会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在理想形成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指向。 心理学经过对各种心理现象的分析归纳,得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是:兴趣,是心理活动的指向。 不同的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实践体验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兴趣。这种兴趣,反过来又会成为个人心理活动的一种指向。有些人对某种活动表现出很强烈的兴趣,而另外一些人,却可能对这种活动一点也不感兴趣。有兴趣的人,在这种活动中会展开很积极的思考;而没有兴趣的人,在这种活动中会无动于衷。人的思想运动,是以单个人为主体展开的。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别人进行思考。要让一个人思考,引起他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具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可以适合各种各样的兴趣。军队基层文化工作活动方式丰富多彩的特点,使基层文化工作具有一种满足广大官兵心理活动指向的可能。通过开展基层文化工作,能把一种观点或一种思想用不同活动方式表现出来,能适应和满足不同人心理活动的不同指向。比如: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运用基层文化工作来开展,就可以运用观看电视、听故事、学唱歌曲、美术欣赏、参观游览、诗词赏析、摄影留念、吟诗作画、读书演讲等等方式。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都有可能适应更多官兵的心理活动指向,从而导引他们的深刻思考,不断推动他们的思想发展。 3.创作提供创造性动作人对某个问题有了较深入的思考,不等于就是确立了某一种理想。怎么能知道一个人有没有确立某一种理想呢?俗话说“人心隔肚皮”,意思是说:人的“心想内容”不可知。然而,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人的理想又是可知的。检验一个人确立了什么样的理想,不是通过别的什么,就是通过这个人的实践。检验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理想,不是听他怎样表白,而是看他的全部实践活动。人的理想,最终不是用思考来确立的,而是用自己的实践活动来确立的。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会不停地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人的每一个实践活动,都会体现出个人的所思、所想、所选择。 人的心理发展的最高表现,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做出具有创造性意义的动作。创造性动作,是指一个人做出了别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做出的动作。创造性动作,最能说明一个人确立的理想是什么样的。创造性动作,不仅具有客观的意义,而且具有主观的意义。从主观上来说,创造性动作,是表达或确立理想的一种标志。说董存瑞有理想,是从董存瑞自己托着炸药包炸碉堡的创造性动作中得出的结论;说黄继光、邱少云有理想,也是从他们牺牲时的创造性动作得出的结论。用牺牲生命做出的创造性动作,当然足以用来作为一种理想确立的标志。 在和平条件下,在部队日常生活中,官兵需要确立理想,到哪里去寻找那样多的创造性动作呢?有一个领域,有非常多的创造性动作,这就是基层文化工作的领域。 基层文化工作开展的各种各样的创作活动,不仅具有动作性,而且充满创造性。比如写诗,只要一支笔,就可以在任何环境中做出写诗的动作。然而,每个人写出的诗,都会有不一样的创造性。再比如画图、唱歌、打球、下棋、打牌等各种文化活动,都从不同的角度,要求人们展开自己的创作。基层文化工作可以让所有的官兵得到创作的机会。一个战士在祖国边境的“猫耳洞”壁上,用刺刀刻下“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诗句,其意义主要不在于表现文学创作的技巧,而是在表现个人信念的确立上。这个战士正是通过在“猫耳洞”中用刺刀“写诗”的创作,表达了他的信念和理想。这个时候的这一个特定创作,不仅是他思想发展的一个条件,而且已经成为他信念确立的一个标志。 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可以通过提供无穷无尽的创作机会,发挥出帮助官兵确立理想的巨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