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上海市军休中心全天排练。下午回家上网在骏转论坛上读到陈淑英当天写的《反腐引领人.七律(新韵)》一诗,眼前顿时一亮。诗全文如下:
反腐引领人 七律(新韵)
习风新雨润蓝青,
老调深琢词更精。
总纳百川归大海,
人循天道慰心灵。
民歌万首击钟鼓,
信箭一支射虎蝇。
任重从来驰道远,
你擎旗帜九州迎。
陈淑英是网上很有名的一位工艺美术家、网络诗人、网络画家。她的图案画充满中国传统绘画灵巧、象征、写意等特色。写诗也和绘画才能一样出色。我认识她是当年她在新华网上为网友写藏头诗。当时她满腔热情、有求必应,把几百个网友姓名都写成了藏头诗,并配用不同图案装饰。后她又在全国多个网上发表了不少装饰画和诗词。她才思敏捷、诗画全能。经常以画配诗,以诗创画。骏转论坛有幸邀请到她来担任超级版主。读了她在七一这个好日子用图案配画的新诗作,我深受感动,也深受教育。
或许是小道消息听多了,我对6月30日晚发布的关于徐才厚开除党籍的消息并没感到太意外。这是个重要的反腐败信息,是习主席领导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重要标志,真心实意希望党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广大群众对此欢欣鼓舞。陈淑英这首诗反映的正是人民群众这种心声。我也是个喜欢写诗的人,最近一直忙于军休系统八一和十一两台节目的创作、制作、排练等事务,很少写诗。在这重大事件公布时刻我没想到要写诗,而陈淑英的诗提醒和教育了我。下面就借陈淑英的诗作来谈谈感受吧。
题目《反腐引领人 七律(新韵)》——这题目非常好,代表人民群众向习近平献上了一个非常朴素而又非常有特色的爱称。习近平是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还有很多其它领导职务,这些职务都是根据一定法律和一定的会议决议所担任的。群众怎样称呼习近平同志才能表达自己对他的爱戴?用这个题目来称呼,当之无愧,恰如其分!毛泽东带领中国人站起来,邓小平带领中国人富起来,江泽民胡锦涛带领中国人继续富,而习近平带领中国人反腐败,要让大家共富!在诗题中标明“新韵”,是一种严谨态度。因写格律诗者现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格律诗押韵要按“平水韵”等古代标准韵书押韵,还有一种认为当代人写格律诗,应按照普通话标准读音押韵。后一种押韵方式,在格律诗界被称为“新韵”。陈淑英这首七律,严格按照普通话“ing”韵母进行押韵。受这题目启发,我产生了使用类似题目来写首歌的冲动。
习风新雨润蓝青——格律诗词用词和普通歌词不同,格律诗词用词讲究凝练,常需凝聚更多意趣在一些新词汇中。这首诗第一句就体现出这种凝练的用词风格。我读这一句首先感觉“习风新雨”这四个字凝有新意。习主席担任总书记后,党的作风正发生变化,习风这词汇凝括了这状态。古人写格律诗回避成语直接引用,假如引用“和风细雨”成语入诗第一句就落了俗套,成了打油诗。我的诗常停在直接引用成语打油诗水平上。而陈淑英格律诗注意了词汇的雕琢,显示了写诗才华。“润蓝青”也是新词汇。字面可读通:习风心雨滋润了蓝蓝的天空和绿色的大地。而我感觉“润”字含有“毛润之”的意涵,不知是否这样。第一句诗含有习承毛的反腐壮举,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毛泽东时代对干部腐败虽管得严,但有阵风感。阵风刮来很严厉,有些好干部甚至也被冲击;但阵风过后又会失之于宽,运动中下的结论纷纷被推倒。现反腐搞得较准,腐败倒台的,几乎没有翻案的。
老调深琢词更精——习近平讲话很多,几乎天天我们都在电视新闻中能聆听到一些。这些讲话和我们党上几代领袖讲话相比,在用意、定调语气等方面很相近,听起来似乎很熟悉。但细一琢磨,可感觉到习的讲话是比较和吸收了上几代领袖讲话的精神,并有新的思考和概括。“词更精”,即习讲话的用词往往更精准、精确、精到,叙述更全面,而且更鲜明、准确、生动。毛泽东曾提倡“反对党八股”,反对党内的讲话文件新闻报道等用老话、套话。十八大以来,会议文件和报道的文风变化很大,新的文风尽量使用老百姓生活中喜爱的多种多样口头语,如“洗洗澡”“出出汗”“鞋子合不合适脚知道”等,这些都是“老调深琢词更精”的写照。
总纳百川归大海——习主席的伟大,在于用反腐败实际成果把十三亿人的心凝聚起来、团结起来。我们党多少年来一直在做凝聚人心这件事,但有时做的好,有时做的不太好。中国人的团结,是中国革命事业、建设事业、改革事业胜利的保证。近些年来中国人心有些散,究其原因,主要是党内出现干部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党员和群众对腐败现象很不满。一个国家只要人心不齐,不管干什么,都很难成功。而要中国真正强大起来,一定要把人心力量像百川归大海那样集中起来。习主席现在正在引领的反腐败斗争,正使中国人心像百川归大海那样逐渐凝聚在一起。
人循天道慰心灵——搞腐败,只能让少数掌握权力的人敛财暴富,会让大多数劳动者得不到公平的劳动报酬。当大多数人受到不公平的剥削和压迫,最终会带来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危机和政治的动乱,少数暴富的人最终也会成为社会动乱的报复对象。经济发展要同社会、环境、人心等相和谐,这就是循天道。慰心灵,就是要使全社会大多数人的心灵到关心、爱抚、安慰。反腐败直接效果,就是让社会大多数人心灵得到了慰藉。
民歌万首击钟鼓,信箭一支射虎蝇——这是一联较工整对仗。律诗八句称作四联。律诗要讲对仗。这首诗第二联第三联都用了对仗。从平仄看,一首七律相当于两首七绝。但两首绝句相加不等于一首律诗。我们常看到古人以“绝句两首”为题写诗。为什么不把两首绝句合成一首律诗呢?因绝句和律诗的句子结构不同。绝句以一句为一个单位,在结构上分为“起承转合”四段;而律诗是以两句(即一联)为一个单位,也在结构上分为“起承转合”四段。一首绝句用四句即把一个完整主题表现完毕。而律诗一联一联读,前四句是两联,要读完四联才能让人有完整感觉。绝句以句跳跃前进,可不讲对仗,律诗以“联”向前推进,所以要讲对仗。第三联以“信箭”对“民歌”,是偏正词组相对,“信”用来修饰名词“箭”,“民”用来修饰名词“歌”。“一支”对“万首”数词量词相对,“射”对“击”是动词相对,“虎蝇”“钟鼓”是名词相对。出现“民歌万首”景象来为习主席打老虎拍苍蝇助威,这是完全可理解的。我不久前在一篇网文中提出一个观点:“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创造历史的方法之一就是唱歌”。我认为,民歌就是人民创造人民英雄的一个方法。民歌很神奇,寄托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希望和呼喊。而英雄们能在历史上建立功绩,是因为英雄们听到了人民歌唱。《东方红》歌声不是毛泽东唱出来的,《东方红》这首陕北民歌1941年由陕北农民唱出来,而红色中国在东方建立是1949年10月1日。不是英雄唱出《东方红》,而是人民用《东方红》歌声唱出了新中国。习主席一定爱听唱歌,他从人民歌声中听到了人心期盼。《东方红》歌声似乎又在中国大地传扬,中间改了一字:“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习主席,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
任重从来驰道远——我前面写的感想,可能太乐观了。陈淑英的诗在这里提醒要冷静看待、慎重看待已取得的反腐成果。这一句思想意义非常好。句子中拆分了“任重道远”这个成语。成语入诗有时很难免,因使用成语可增加诗句在意义上联想性和理解上通俗性。要避免成语入诗的俗气,一个方法就是在使用时把成语拆开,或在一句诗中拆开用,或把一个成语拆分在上下句中。
你擎旗帜九州迎——擎旗者即引领者,诗的最后一句和题目起到了呼应作用。“九州迎”也用得非常自然。“九州”即全国各地,“迎”字不仅表现出了在电视中经常看到的习主席视察全国各地时人民群众热烈欢迎的场面,也有别与过去表现领袖和群众关系常用的“热烈欢呼”“纵情歌唱”“坚决拥护”等描写方法。
这样一首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平兼顾的七律诗,竟然还在八句句子头一个字中藏了一句八字口号:“习老总人民信任你”!七律有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限制,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中,作者就迅速完成了这样一连串高难度的写作,这是格律诗词深厚功底和汉语运用纯熟技巧的绝妙结合,怎么能不让我眼前一亮呢?诗歌作者从这首诗中迸发出的才华,令人叹为观止。
(2014年7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