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不会忘记》征文
共和国不会忘记那些歌声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员 胡金海
1970年我以声乐特长应征加入南京军区空政文工团,据说是“百万人挑一”被选上。著名声乐教育家黄友葵当年听我歌唱后曾说,这是少见的戏剧男高音嗓子,未来在声乐上会有大发展。后军区空军文化部长柳特说我知识面宽,调我到军区空军政治部机关搞基层文化工作,1984年5月至今,我又被调政治学院任基层文化工作课教员。不少专家和朋友为我惋惜,认为好嗓子应献给新中国的声乐事业。好嗓子在教学岗位上和基层政治指挥员一起歌唱,我想,共和国也不会忘记我们的歌声。
记得共和国那风波之夜,部队基层歌声曾创造过一个奇迹。1989年6月3日晚,我军驻北京郊区几十个部队同时接到命令,要求采用各种手段,以最快速度赶赴天安门广场参加清场行动。当时我在空军政治学院当教员已五年多,主要为空军部队基层政治指挥员讲音乐课。参加清场有两个空降兵旅。这两个旅的许多指导员和教导员是空军政治学院毕业学员。当时我在上海,不清楚北京情况,很为自己教过的那些学员担心。既担心他们安全,也担心他们是否会误伤群众?“六四”后,学院组织文艺演出队到北京,我任演出队指导员。演出队和参加清场的空降兵一起住空军体育馆,我遇到许多参加清场学员,向他们了解实际情况。他们告诉我:接命令后,上级分析形势后决定:戴钢盔、带上了刺刀的半自动枪、一律不带子弹,以连队为单位,老兵在外圈、新兵在里圈,唱着歌,步行前进!在那非常时刻部队想到了唱歌,空降兵在基层文化活动中练就的嘹亮歌声发挥了神奇作用。学员说:当他们唱“军队和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有很多群众高喊“我们自己部队来了,快给他们让路!”当他们唱起我教的总政推荐歌曲《人民是靠山》时,沿途不少老百姓都给他们鼓掌!他们歌声有气势,手中还有带刺刀的枪,少量混在群众中的坏人根本不敢对他们动手。他们枪中无子弹,没误伤群众。当他们赶到天安门广场,各连队清点人数,这两个旅是零伤亡。那天步行的空降兵,是所有郊外部队中最早赶到天安门广场的,比采用摩托化行军的部队都快。他们用歌唱军民鱼水深情的歌曲为部队顺利地开通道路,为行军插上安全快速前进的翅膀。他们快速准确的行动受到中央军委通报表扬。听了学员介绍,我感动得想流泪。基层指战员在非常时刻唱出的歌声,正确标识了敌我界限,既是秩序和理智的显示,也是力量和意志的体现,更是巨大战斗力的迸发。歌声唱出了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本色,歌声帮助获得了民心支持,歌声也帮助赢得了任务的胜利完成。共和国怎会忘记那一夜的歌声?
以后在政治学院讲台上讲音乐课,我都要介绍空降兵这“老兵在外圈,新兵在里圈,唱着歌前进”的故事。
记得1998年夏天抗洪,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抗洪大堤上采访被抗洪英雄高建成救下的战士:指导员牺牲前,最后说了什么?那战士说:指导员指挥跳车时说,老兵在外圈,新兵在里圈,保护新兵!高建成作为高炮连队指导员,为把这新兵推上一棵树,自己被洪水卷走,牺牲了。那天电视新闻看到这里我流泪了,我对一起看电视的爱人说:“这牺牲的人,一定是我们的学员!”不久传来消息,高建成烈士爱人鲁蓓要到高建成学习过的母校来看看,学院领导要求大家仔细找一下高建成的遗迹。听说高建成是1994年春季班学员,我想起那年5月我曾任百名指导员合唱队指挥,代表驻沪部队参加上海解放四十五周年歌咏比赛。赛后我让合唱队员每人写一份小讲稿,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课评分依据之一。高建成会在合唱队中吗?我从一大叠稿件中寻找,竟然找到了高建成手稿。我立即向领导报告。手稿上写:通过参加歌咏比赛,“看到了改革以来,上海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上海的未来,同时也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这时边上有个理论课教员神情复杂地说:“你真会整,抗洪英雄和唱歌课也能联上?”1994年五月歌会,江泽民同志从北京到上海参加,黄菊、陈至立、徐匡迪、赵启正、金炳华等领导同志和我们同台歌唱。我也尽最大努力参与,不仅担任歌咏指挥,还担任词曲创作。共和国怎会忘记我们唱《军人之歌》情景?在鲁蓓到上海前,学院从东方电视台找到了歌会实况录像,从录像和记者拍摄照片中找到了高建成歌唱的音容。学院把高建成歌咏活动录像、放大的照片和手稿连同一台新电脑,一起赠给烈士遗孀和孩子。找到高建成在黄浦江畔遗迹是偶然的,但共和国不会忘记我们的歌声,这又是必然的!
近年随着网络文化发展,我发明了适合部队基层使用的“电子教歌员”。我把总政近年推荐的战斗精神歌曲、荣辱观歌曲、核心价值观歌曲制成可在网络和光盘上运行的教歌程序。这程序把上级下发的录音制成教歌全过程,要经过几十步的软件处理。我不仅要唱会每个歌,一个人还要担任教唱和学唱两种角色录音,一个歌要唱百遍。但我感到其乐无穷。我相信,在老兵悄然离去时,他的歌声依然会留在共和国的记忆中。
(2009年9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