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空间浏览页次统计: 13533327 | ||
首页 普及六艺 诗以言志 歌以抒情 论以道义 文以记趣 书以表意 画以展美 | ||
网络诗集 网络歌集 网络文集 网络讲座 网络教歌 网络视频 向明老三届全名录 | ||
电脑速成教学法 电脑概述 视窗操作 中文输入 文档制作 网络应用 网站制作 数据处理 演示制作 | ||
基层文化工作教学 概述 歌咏的组织 假日活动的组织 晚会的组织 竞赛的组织 网络活动的组织 |
破解“东京出兵”绝联 胡金海 6月28日晚十点多,有个网友在我一个帖子中说:日本浪人出了个联,这联,中国还没人拿下来,这是挑战! 这条日本浪人自吹无人可对得出的所谓绝联,内容如下: 东京出兵,天下太平,北平、西安、南宁 对联,在格律诗词中叫对仗,既是格律诗词一种修辞手段,也是律诗创作一条规则。中国爱写传统诗的人,几乎都会对对联。中诗网有位贺启财网友提出:“对联,是和诗歌、小说、散文、戏曲等并行的文学体裁”的观点。根据他文中概括,对联规则有六条:一是字数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贺先生文章概括很全面,如把第四条“节奏相应”改成“韵律相应”,可更全面些。因词性相当、结构相称了,节奏就相应了。改为韵律相应,就可包括押韵、叠字、重字等因素,上联若带这些因素,下联也应遵守。 我第一次看到“东京出兵”这联,它为什么会被狂妄地称作“绝联”?下面就用以上六条对联规则来分析一下“东京出兵”有哪些“绝”的地方: 一是字数相等。上联共14个字,下联也要对14个字。这很普通,大家都懂。 二是词性相当。这联很绝。初看14字词性:“东京”名词,“出兵”动词,“天下”名词,“太平”形容 词,“北平”“西安”“南宁”是城市名词。如进一步分析:其中四个名词用了东北西南四个有关联的方位词组,下联对这四个名词时,所对名词第一字取出来也要能组成一个类似“东南西北”这样的关联词组。这还不算很绝。我很快用四个国家名词对上了。但马上有网友给我指出,你把北平、西安、南宁当作名词来对,是没抓住上联要害。日本在二战中占领中国城市远不止三座,还有更重要的上海、南京等,当时中国首都在南京,政治地位最高。日本浪人不用南京用南宁出上联,主要是取三座城市后面“平、安、宁”三字。日本占领这三座城市都遇到抵抗,上联平、安、宁三字是修饰动词,用来修饰北、西、南三个方位词,并列地论证了“天下太平”。东京在东,是日本首都所在,纯当名词,北平西安南宁正解为三个方位名词加修饰动词,意即“北方平”“西方安”“南方宁”。下联要对后三个词,也应用名词加修饰动词来对,才算词性相当。这样,词性就变得复杂了,怪不得日本浪人要称这为绝联。 三是结构相称。十四个字用了两个逗号两个顿号,前四个字叙述事实,接着四个字形容结果,最后三个两字词组,并列论证中间四字形容的内容。下联也要同时达到这些在结构方面的要求。 四是韵律相应。这上联在音律方面也有难点,十四字分为五句,其中一二三五这四句都押韵。十四个字中还有一个重复字,即第八字和第十字是重复字。这重复字词性还有差别,第八字是形容词,第十字是修饰动词。对下联也需做到这些音律相应要求。 五是平仄相谐。对联的平仄相谐,就是上下句平仄要相反。平仄,是字的读音声调。古代中国字读音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归为两类。一类为平声,另一类为仄声,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入声。学过汉语拼音或普通话的中国人,今天识别平仄方法很简单。普通话分四声,一般叫做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也叫做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普通话中。第一第二声是平声,第三第四声是仄声。古代入声字,今天普通话中有的还读仄声,有的成了平声。在这幅上联中14字读音声调为: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下联14字声调应该为: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一般对联上联结尾用仄声,但这称为绝联,可不按常规出题。不过。格律诗词上联也有平声结尾。下联也有仄声结尾(如“月上树梢头,人约黄昏后)。对写过格律诗词的人来说,调整平仄是基本功,但要在对上词性、结构、韵律同时,再实现平仄相反,难度就更大了。 六是内容相关。日本浪人上联所说“出兵”带来“天下太平”,内容荒谬,妄想翻二次世界大战案。我们要对下联,在文字游戏同时,要有针对性、有根据地批驳上联内容。对联以下联为重。上下联内容相关,观点相斥时,正方观点在下联。表示以正压邪。 因对联要遵守以上六条规则,一些对中文一知半解的日本浪人洋洋得意了,他们以为能出这样一副上联,就可称为绝联了。 天下无绝联。日本浪人低估了中国文字和中国人的创造力。中国文字千变万化,中国人民智慧无限,没有对不出的绝联。别说全中国,就 在这个网络的这个栏目中,短短几天中,就有不少人对出了多条反驳日本浪人的下联。在我有限阅读范围内,我就发现有几条对的很好。 下面点评一下广州网友王子文对的两条以及我自己对的三条。
(2012年7月4日) |
胡金海网络文集
鲁迅精神在民间……………网络随感
杨浦文化发展建议…………案例介绍 北外事件之我见……………网络案例关于羊倌识不识国旗………网络案例 |